top of page

4月30日週日

|

香港大嶼山

生態協會香港自然美系列 -
中華白海豚及江豚海上考察之旅

踏入後疫情時期,海上交通也漸漸變得頻繁,我們的鯨豚朋友生活又會如何呢?這次活動將會帶大家到大嶼山一帶水域尋找香港兩種原居鯨豚—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的踪影。 中華白海豚屬海豚科,一般比較活躍,不時躍身擊浪或游近船隻,而且成豚身體呈鮮艷的粉紅色,較為容易觀察。較少人認識的江豚則屬鼠海豚科,體型較細小,成豚身長少於兩米,身體呈深灰色,沒有背鰭(英文名稱為Finless Porpoise,即沒有背鰭的鼠海豚),而且對聲音十分敏感,相對較難觀察。

報名已截止
查看其他活動
生態協會香港自然美系列 -
中華白海豚及江豚海上考察之旅

時間和地點

4月30日 上午9:30

香港大嶼山

關於活動

是次考察由資深海豚生態研究及教育人員黎康茹小姐(Connie)帶領,幫大家尋找這兩種原生鯨豚的踪影。她會分享過去多年研究海底噪音對海豚的影響,出發前兩天她會以網上視像方式(zoom)與學員分享出發前注意事項及保育知識。考察期間導師們除了會跟學員分享拍攝海豚的技巧之外,還會介紹兩種海豚的生活環境及面對的困境,讓學員可以拍出會說故事的生態照片。

出發前講座:

  • 2023年4月27日(星期四) (時間:2000-2100h) 以網上視像方式(zoom)進行

考察日期/地點:

  • 2023年4月30日(星期日) 0930h 油麻地避風塘碼頭解散(碼頭近奧運站集合及上船。

- 約1800h到達東涌新發展碼頭解散(時間視乎觀豚及天氣情況而略有調整)

課程特色:

- 導師於船上協助講解拍攝及尋找海豚要訣,旅程有充足時間尋找海豚的踪影、與導師交流,以及練習拍攝。

- 船上有充足空間,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考察和拍攝。

- 實地考察香港鯨豚的生活環境,親身感受牠們的困境,嘗試拍出會說故事的生態照片。

- 尋找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的踪影,讓參加者感受到野外觀賞鯨豚的樂趣。船長及導師具備多年觀豚經驗,熟悉海豚習性。

- 乘坐西式觀豚遊艇包船,時間可自由掌握。

- 參加者可藉生態協會的海豚研究市民參與計劃Dolphin Research Citizen Science Project為海豚保育出一分力。這個計劃旨在召集市民大眾提供在海上拍攝所得的海豚相片,讓研究人員可以透過相片,追踪海豚出現的位置和時間,以及跟進受傷個體的康復進度。這些資料,對長遠的海豚保育工作,起關鍵作用。

費用: 

全天:每位$790 (12歲或以上) / 每位$690(未滿12歲小童) *大概6點前於東涌新發展碼頭解散

半天:每位$590 (12歲或以上) / 每位$490(未滿12歲小童)*大概1點前於大澳解散

已包含: - 戶外考察,到大嶼山水域觀察中華白海豚及江豚的生境及尋找鯨豚踪影。

- 出發前講座 - 導師及助教費用 - 乘坐西式遊艇包船 - 活動保險及行政費用 *部分收益扣除成本後作Centre d’initiatives pour la conservation de la biodiversityé (CICOBIO) 剛果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究中心研究大西洋駝背豚用途

備註:

- 是次行程留在船上時間比較長,如有需要,請於上船前兩小時服食暈浪丸。

- 主辦單位出發前五天或之前派發活動備忘作參考。 - 參加者須自備觀察及攝影器材。 - 參加者須自備戶外實習所需的食水及食物。船長備有少許飲料可供購買。 - 我們會盡力尋找海豚的踪影,船家亦具有豐富經驗,但海豚為野生動物,加上海洋環境近年不斷受到破壞,不能保證能找到牠們。 - 海豚考察活動由專業海豚研究員帶領,使用專門觀察海豚的遊艇以緩慢及穩定的速度航行,跟海豚保持安全距離,減少滋擾,以不干擾海豚的作息為優先考慮。 - 確切路線將根據當日天氣作調整,並以參加者的安全為最先考慮因素。

活動查詢及報名方法聯絡人: 電郵報名至:

Ms Yuen <info@eco-institute.com.hk> /9571-8057 (接受WhatsApp報名)  活動編號:ECO-20230430  姓名:  電話: *其他活動資料目錄:https://wa.me/c/85295718057

出行注意事項:  

1) 建議參加者自備水樽食水及個人餐具,減少使用即棄用品。 2) 參加者須自備攝影及觀察器材 3) 建議參加者自備口罩及消毒搓手液、防曬及防蚊用品、雨具。 4) 為保障導師及學員的知識產權及私隱,課堂進行期間請勿錄音或錄影 5) 確切路線將根據當日天氣作調整,並以參加者的安全為最先考慮因素 6) 活動於下雨天將如期進行,如遇惡劣天氣狀態,將於活動前另行通知。

導師簡介:黎康茹 (Connie Lai)  Connie為香港大學生態及分類學系理學士,九十年代以中華白海豚的聲學及自然生態作為研究項目,是區内較早對中華白海豚進行系統化研究的人員之一。大學畢業後投身教育機構,現從事海豚及江豚硏究工作。多年來透過課堂及實地考察,與學生及公眾分享鯨豚的研究心得及觀察技巧,致力提高社會對自然生態的興趣及關注;於2012年開始兼任生態協會客席導師協助生態環保主題活動及項目籌組工作。

資料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KTump5wZq9_EYRDjeh6kvCQZGZ4mmXzY/view?usp=share_lin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