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地主題考察

生態協會定期會舉辦生態、自然及環境教育課程與及各類工作坊,配合戶外考察,讓學員加強對課題的認識。

P2.png
giraffe.png
  • 中華白海豚 生態攝影及考察之旅
    6月25日週日
    香港东涌
    考察由資深海豚生態研究及教育人員黎康茹小姐 (Connie) 分享過去多年研究海 底噪音對海豚的影響,出發前兩天她或導師會以網上視像方式 (zoom) 與學員分 享出發前注意事項及保育知識。生導師們除了會跟學員分享拍攝海豚的技巧之外, 還會介紹海豚的生活環境及面對的困境,讓學員可以拍出會說故事的生態照片。
    分享
  • 中華白海豚 生態攝影及考察之旅
    8月06日週日
    香港东涌
    考察由資深海豚生態研究及教育人員黎康茹小姐 (Connie) 分享過去多年研究海 底噪音對海豚的影響,出發前兩天她或導師會以網上視像方式 (zoom) 與學員分 享出發前注意事項及保育知識。生導師們除了會跟學員分享拍攝海豚的技巧之外, 還會介紹海豚的生活環境及面對的困境,讓學員可以拍出會說故事的生態照片。
    分享
  • 生態協會香港自然美系列 - 認識夜行生物活動
    5月12日週五
    香港大埔
    夜間活動的生物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在漆黑環境之中互相溝通。螢火蟲一閃一閃的光是它們求偶的訊號,河溪中響亮的蛙鳴則是森林中的情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類想像以外的溝通或生活方式,包括 蛾類及螞蟻所使用的化學訊號,還有蝙蝠所使用的超音波定位等,都是一個又一個的生物奇觀。活動也有機會遇上哺乳類動物蹤跡,夜行生物不但維繫著生態環境的健康,亦為自然探索者帶來意外驚喜。
    分享
  • Sandisk Professional 呈獻  Samson So x Patrick Cheung  生態拍攝+影片剪接工作坊
    5月10日週三
    地點待決定
    攝影是用光和構圖的藝術,攝錄則可以呈現生物多樣性的自然行為,縮時拍攝可以記錄時間流動及大自然的運作。各種形式的畫面呈現,是攝影師表達感情與傳遞訊息的媒介。香港的深山幽谷,河溪濕地,是自然攝影愛好者的寶地,即使在城市之間的綠花園,也可以是攝影師發掘各種自然生態主題的好地方。 本課程將會教授自然生態攝影/攝錄的器材選擇、觀察技巧、器材運用、電腦後製操作等,讓大家掌握拍攝竅門,盡情發揮攝影創意,或作忠實記錄,享受箇中樂趣。
    分享
  • 生態協會香港自然美系列 -
中華白海豚及江豚海上考察之旅
    4月30日週日
    香港大嶼山
    踏入後疫情時期,海上交通也漸漸變得頻繁,我們的鯨豚朋友生活又會如何呢?這次活動將會帶大家到大嶼山一帶水域尋找香港兩種原居鯨豚—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的踪影。 中華白海豚屬海豚科,一般比較活躍,不時躍身擊浪或游近船隻,而且成豚身體呈鮮艷的粉紅色,較為容易觀察。較少人認識的江豚則屬鼠海豚科,體型較細小,成豚身長少於兩米,身體呈深灰色,沒有背鰭(英文名稱為Finless Porpoise,即沒有背鰭的鼠海豚),而且對聲音十分敏感,相對較難觀察。
    分享
  • 生態協會香港自然美系列 - 認識夜行生物活動
    4月22日週六
    香港大埔
    夜間活動的生物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在漆黑環境之中互相溝通。螢火蟲一閃一閃的光是它們求偶的訊號,河溪中響亮的蛙鳴則是森林中的情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類想像以外的溝通或生活方式,包括 蛾類及螞蟻所使用的化學訊號,還有蝙蝠所使用的超音波定位等,都是一個又一個的生物奇觀。活動也有機會遇上哺乳類動物蹤跡,夜行生物不但維繫著生態環境的健康,亦為自然探索者帶來意外驚喜。
    分享
Frog.png
bottom of page